混凝土强度是检验混凝土质量的指标之一,混凝土强度通常是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,在施工中,有时会遇到混凝土强度不足的问题,综合分析结果证明,影响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因素主要与水泥和水灰比、 骨料、施工工艺、 养护条件等有关。
一,水泥
水泥选取要规范:选取质量检验合格的水泥,并同一工程所用水泥尽量选用同一厂家、同一批号同一品种、同一型号。
二,粗细骨料
选取优质骨料,混凝土中的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规定。虽然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细骨料大,但砂(细骨料)的质量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,应该把砂的含泥量严格控制在3%以内。
三,水灰比
水灰比是指混凝土搅拌时水和其他材料的配比,混凝土水灰比是决定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,其中水灰比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。
四,施工工艺
1,混凝土搅拌不佳
向搅拌机中加料顺序颠倒,或搅拌时间过短,造成拌合物不均匀,会影响混凝土强度。
2,运输条件差
在运输中发现混凝土离析,但没有采取有效措施(如重新搅拌等),运输工具漏浆等均可以对混凝土的强度有所影响。
3,浇筑时间不当
混凝土搅拌好后长时间未浇筑,浇筑时混凝土已初凝;混凝土浇筑前已离析等均可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。
五,养护条件
为了防止混凝土中水分过早蒸发或冻结,导致强度降低并出现收缩缝、剥皮、起砂等现象。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予以养护:浇筑完毕后,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,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湿润状态为准,并持续一段时间。
只有在外在表现和内在强度同时满足标准时,才能算得上是一方好的混凝土。

12-30 / 2019